为打赢冬春季疫情防控攻坚战,浙江围绕“四个确保一个力争”总体目标,进一步筑牢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防线”,以“十个严格”完善精密智控措施,即: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严格抓好返乡人员健康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严格抓好校园疫情防控,严格加强医疗机构防控,严格规范特殊场所防控,严格强化源头查控,严格控制交通客流,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基于国内疫情形势综合研判,按照动态调整、精密智控的要求,浙江对目前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邢台市南宫市、黑龙江省绥化市和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吉林省通化市、北京市大兴区(为乘坐客运航班短时间途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员除外)等来浙返浙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对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廊坊市固安县和保定市定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呼兰区、道里区、道外区和大庆市龙凤区、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赵全营镇,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和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等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对部分中风险地区根据疫情溯源等因素研判,对其所在城市来浙返浙人员不纳入重点管控范围。
新冠病毒疫苗是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的重要举措。经过全面调查摸底,按照保障重点、有序推进、确保安全、知情同意的原则,浙江在第一阶段完成涉及进口冷链物品一线工作人员紧急接种的基础上,已完成第二阶段即铁路、民航、公路等交通运输服务从业人员紧急接种工作。医疗卫生人员、社会基本运行保障关键岗位人员等紧急接种工作正全面稳步展开,力争做到“应种尽种”。
春节临近,从往年情况看,80%以上的外地员工要返乡过年。但由于国内多点暴发疫情,人员大规模、长距离流动将面临感染风险,也给节后返岗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浙江相关部门出台了留企员工稳产保畅“浙十条”,要求各地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安排文体旅游活动、组织技能培训、改善就餐条件、落实假期加班调休等措施,并动员工会组织开展节日慰问、丰富节日生活,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当地过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更是往日家人团圆的时刻,但非常时期须以非常应对。对留浙过年的外地员工,浙江大地着力营造“家”的氛围,不少地方针对外来农民工群体,推出赠送当地特产、话费流量充值、快递关爱卡、免费开放景点、奖励新居民积分、开展医疗健康服务等活动,从点滴细节传递关切、汇聚温暖。同时,推进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确保春节前欠薪问题“两清零”。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全力做好企业节日生产要素保障,切实做好留企员工生活服务保障,尤其是加强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餐饮商超、公共交通、治安消防等配套服务,给未返乡的外地员工多一份舒心安心。
发布会现场,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回应。
现在对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实行14天日常健康监测,这与居家隔离有什么差异?浙江对政策涉及的“农村地区”范围是怎么规定的?对省内返乡人员是否需要纳入日常健康监测?
浙江在原先“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源头查控”四个字,这主要针对哪些重要环节,又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疫情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当前,国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疫情和局部集聚性疫情交织叠加,由此带来的新风险不断延伸。学生放假返浙、务工人员家属来浙、外地浙商回浙、部分探亲等人员叠加,进口的货物境外集装箱运输等存在着疫情输入的潜在风险,极大加剧了人、物同防的难度,将会深刻的影响今年的春运工作。
群众出行的方式、出行路线、出行的流向受疫情的影响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春节前的飞机和火车票预定数量较往年大幅下降,意味着今年春运的道路运输较往年将有明显的变化。在出行方式上,受疫情影响,将从长途客运转变为自驾车的出行为主。从客流的时间分布上看,将从节前和节后两头集中,转变为节前客流相对分散,节后返程相对集中。在假日出游上,将从长途出行转为短途出行为主。城市周边和农村景点道路将成为交通堵塞的主要关注点。
局部地区重点时段的客流、物流、车流相对集中,保畅通的压力仍然较大。今年浙江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拓展完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下,群众选择自驾行的意愿更加强烈。路网车流量将仍保持较高水平。
昨天是春运的第一天,全省各大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码头和公共交通全面启动了春运模式,春运秩序良好,运行平稳。受疫情影响和国家、浙江关于就地过年政策的引导,全省春运首日,客运量较2019年明显下降,因为2020年春运本身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对比的数据是2019年的数据。全省昨天共发旅客200.54万人,同比下降40%,其中铁路26.69万人次,同比下降61%;道路163.88万人次,同比下降31.63%;水路3.03万人次,同比下降62.68%;民航6.94万人次,同比下降61.71%。
第一,毫不松懈地做好疫情防控。高兴夫副省长在全省的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强调,今年把防控作为第一要求来部署。省春运办印发了《浙江省2021年春运工作方案》,就统筹做好春运和春运疫情防控工作作了明确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组织领导、重点任务。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交通场站、车船、海港、口岸等24个交通运输行业的疫情防控指引。道路、民航等部门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春运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针对性地细化防控措施。各地、各单位均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检查,确保春运的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坚守底线做好春运安全。抓好春运企业主体责任、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全面开展运输工具,车站、机场、港口等重点场站,铁路沿线、高速公路、主干道路、重点桥隧等安全隐患的排查。以“两客一危”、重型货车、农村面包车等车辆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违法载客以及违规冒险行车、行船等不法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在春运前开展了第二轮“四不两直”的明察暗访,发布了“两公开一提示”的信息,公布了77处省级交通事故多发地段的信息,从1月28日开始实行了道路网区间测速,全省高速公路共设置了843个区间测速路段。
第三,全力以赴保障运输通畅。优化运力配置,全力疏堵保畅,全面排查了易堵路段。制定了交通组织方案,细化具体交通疏导和分流的绕行方案。做好各类应急准备的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冰冻、极寒、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统筹安排了应急救援、应急运力组织、应急保障等措施,全省交通运输系统94支应急队伍5462人处于临战的准备状态,910台冬季应急除雪破冰设施均准备到位。
第四,全心全意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优化售检票等重点环节服务举措,设置急客绿色通道,扩大“无接触”售检票服务。排查整改影响老年人日常出行的障碍,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针对性服务。继续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春运“情满旅途”等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就浙江卫生健康系统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精准人员管理。对红色、黄色管控区域内人员严格执行“14+7+7”“7+7”管理措施和“4+1”“2+1”核酸检测规定。红色管控区域限制人群聚集性活动,由各地综合评估后,停止集市、棋牌室、社戏、宗教活动、十人以上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黄色管控区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人群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活动期间均要求戴好口罩,管控区域内入境人员;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高风险地区城市返乡人员,相对高风险职业人员在日常健康监测期间禁止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蓝色管控区域内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其他普通返乡人员健康监测工作。实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全受控,无遗漏”。